讯息:杭州中小学出现多例阳性学生!新一波感染开始了?如何防护?
发布时间:2023-02-20 12:18:19 来源:中新浙里

刚刚,今天早上,关于“网传西湖区某小学出现多例阳性学生停课”的消息,西湖教育官微发出通报——


(资料图)

关于网传西湖区某小学出现多例阳性学生停课的通报

2月19日晚,网传西湖区某小学多名学生阳性,下周该班停课 4天。

经调查,2月19日(周日)学校陆续接到二(3)班学生周一请假的申请,截止到傍晚18时该班共计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初步考虑为新冠感染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向疾控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发布了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

接报后,区防控办立即组织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调查处置。通过流调,抗原检测阳性的学生均无新冠病毒既往感染史,为首次感染,目前症状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西湖教育官微截图

据潮新闻报道:西湖区教育局局长汪培新表示,现在新冠属于乙类乙管,目前相关疾控部门已经介入,学校会按照正常程序处置,大家不必感到恐慌。

该学校二年级一位家长表示,发生疫情的班级是她女儿隔壁班,她了解到这次感染疫情的小朋友都是第一次阳,此前他们的保护工作还是比较到位。

杭州两所学校15名学生检出新冠阳性

均为首次感染且为轻症

非二次流行到来

2月20日,从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涉及到杭州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共出现10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拱墅区某中学(共出现5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另外,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

上述三所学校均已根据相应预案对涉及班级教学课程暂行调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数名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均为首次感染),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另外,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已经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抗原检测。

杭州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各项工作以来,各职能部门均已做好了相应的预案措施。教育部门为例,开学前,各校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储备已全部达标。校园内出现感染者后,中小学、幼儿园将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根据区教育局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加以落实,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新冠真的消失了吗?

每日新增阳性仍在5000例以上

身边已经好一阵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新冠不是已经“消失”了吗?怎么又突然出现在杭州的中小学?

实际上,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月18日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图

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2月19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2月18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在前段时间已经有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

目前,杭州各公共场所戴口罩的情况怎么样?

2月20日上午,杭州地铁内、公交站、大街上,人们佩戴口罩。图源 钱江晚报

杭州中小学出现多例阳性学生

这段时间该怎么防护?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非常重要,校园是师生聚集的场所,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均可在人群密集的校园内传播,所以做好个人防护十分重要。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北京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提醒,整理以下几个防疫要点:

1、建议广大师生开展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不带病到校学习和工作。

2、坚持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良好卫生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3、如有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到学校健康观察室排查,根据病情回家或就医,不带病上课。

4、坚持多病共防,目前仍是流感、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食物严格清洗加工、科学消毒污染物等措施,做好相关疫情防控。

此外,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每天及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孩子有发热症状要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孩子有发烧及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应自觉戴上口罩并带其就诊。如孩子需要居家隔离治疗,家长应督促孩子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同学接触,不参加校外辅导班等活动,避免造成疾病传播。

新妹提醒大家:

个人及家庭防护仍要重视

勤洗手、多通风

在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个人习惯

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